欢迎访问陕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举办研究生文献阅读汇报会(六)
来源:基础医学院 作者:基础医学院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4-06-14 18:30:59
A A A

 

2024613日下午3:00,基础医学院在综合楼六层会议室举办第六次文献阅读汇报会。本次汇报邀请了张赫名、李兴强、祁鹏诚、张敏等四位同学进行汇报,基础医学院全体22级研究生参加了本次学习交流。

张赫名同学从中西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中西医结合在治疗高血压病中的应用、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效果评估等三个方面对文献《高血压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进行了汇报。该文献分别从中西医治疗高血压的机制进行综述分析,并对其应用和临床效果评估进行探究,并根据文献总结了治疗高血压的常见五大类西药及治疗机制,为同学临床应用开阔了视野。李兴强同学分享了多篇中英文文献,通过寻找文章亮点,借鉴相关思路,提升文章深度与立意。以人体微生物为出发点,简要分析中医与肠道菌群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中医药抑制蚊虫肠道菌群,抑制其传播病毒的能力,以及全球变暖影响经典方剂疗效等观点。张敏同学做了“黄腐酚通过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氧化应激和自噬受损”的汇报,从抗炎、抗氧化、减轻自噬三个方面缓解疾病严重程度,并探索了具体分子机制,将自噬与IL-17联系起来,认为黄腐酚通过抑制IL-17来抑制AKT/mTOR通路,为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药物。祁鹏诚同学做了关于“246例2型糖尿病患者舌下络脉征象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的汇报,总结了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证型的舌下络脉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络色、长度、充盈度、曲张度、兼见表现特点与相关性,将不同证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舌下络脉征象进行整理与统计学分析,得出这些患者的舌下络脉不同表现特点以及相关性,在2型糖尿病郁、热、虚、损的疾病演变过程中,同一阶段的两个证型之间或多或少也会有不同的舌下络脉表现,这为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辨证分型提供了新方法。

报告会场气氛热烈,与会师生均表示四位同学的精彩报告使他们受益匪浅,今后会继续积极参与学院基础前沿论坛学术报告会,不断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基础医学院 电话:029-38185122

版权所有:陕西中西药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

copyright @ 2005-2008 http://www.sntcm.edu.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