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我院中医药高等教育及实现跨越式发展,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快机能实验中心的健康、有序的发展,按照学院和基础课部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我中心实际情况,本着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资效益,提高管理及实验教学水平的原则,特制定本规划。 1.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质量是教育生命线”的思想,以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为中心,努力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不断探索和改革机能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努力把机能实验教学的中心转移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来,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上来,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机能实验中心建设成为一个高水平的实验教学平台,为我院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2.建立健全实验中心各项管理制度,形成规范、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使人、财、物及实验教学过程的管理和运行规范、科学,形成资源共享,技术人员统筹安排,各负其责的管理模式。 3.加快中心实验教学硬件建设 今年下半年,我院新校区将启用,我中心的实验教学环境和条件将得到极大的改善,也为实验教学的硬件设施的提高创造了条件,针对过去实验室面积不足,仪器设备数量少,技术水平低,设备老化情况严重的情况,力争建成4~6个标准化教学实验室,申报更新一批实验仪器设备,淘汰老式的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装备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及多媒体教学系统,使实验室硬件达到同类院校中上水平。 4.积极探索实验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的改革 传统的单科实验教学模式注重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缺乏知识运用的前后联系和横向联系,不利于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随着医学教育的迅速发展,学科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新方法新技术不断应用,原附属于单一学科教研室的教学实验室已不能满足现代医学教育的基本需求。机能实验学作为一门融合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新兴时间教学课,是医学院校基础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和体系进行改革,将实验教学的目标逐步转移到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层面上,对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方法和具体要求进行适当调整,力争减少验证性实验,注重开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实验、扩展性实验和探索性实验,最终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尽早向全院学生开放实验室。 5.进一步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实验教学建设的关键在于人。要开展高水平、高质量的实验教学工作,要深入进行实验教学改革,要健全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必须抓好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建立起一支学术水平高、协调精神好、教学能力强的实验技术队伍。要进一步加大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支持技术人员外出进修、学习,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开展实验设备、实验方法、实验技术的改革。针对实验技术人员学历结构不尽合理的问题,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和鼓励高水平人才到基础实验室从事实验教学,积极补充实验技术人数,并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在岗学习,接受学历教育等,从而形成一支数量足、结构合理、能力强,完全能够胜任教学科研工作需要的实验技术队伍。 总之,通过对机能实验教学的实质性改革和实验室建设,强化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初步建立起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全面提高机能实验的教学水平,力争把机能实验中心建成一流的教学、科研实验室。
基础医学院 电话:029-38185122
版权所有:陕西中西药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
copyright @ 2005-2008 http://www.sntcm.edu.cn All Right Reserved